前瞻基礎建設-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農田排水、埤塘、圳路改善

生態檢核

執行情形

  公共工程於生態保育措施應考量個案特性、用地空間、水理特性、地形地質條件及安全需求等,因地制宜依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等四項生態保育策略之優先順序考量及實施。並推動生態檢核作業以減少對環境之衝擊,防止生態資源失衡發展的情事發生,善加珍惜與保護地方環境,以落實國土保育及永續家園的理念。

年度工程名稱預算金額(千元)基地位置改善原因及工程內容區位生態檢核成果
112田寮洋圳一、二、三圳取水設施更新改善工程720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溪一、二、三圳取水堰改善,三處壩堤及河段 1 至 12 號固床工進行局部拆除。生態敏感區迴避-工區周邊大型塊石及濱溪帶,並保留大型喬木。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112內埔子水庫溢洪道側牆加高工程4,440嘉義縣民雄鄉原版橋會阻礙溢洪道排洪路徑,曾於汛期排洪時,水溢流至溢洪道兩側,淹至下游民宅。因此本工程預計拆除原版橋,以疏通溢洪道排洪路徑,並在下游處增建 T 型樑橋、通達道路,作為替代通道;同時將溢洪道兩側側壁加高,避免排洪水量大時往兩側溢流。生態敏感區迴避-施工時迴避溢洪道南側之靜水池及周邊竹林、林地,以及避免工程廢污水流入水池,並避免在傍晚 5 點~翌日清晨 6 點間施工。
縮小-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及保留大樹或大石。
112關山東明排水幹 2 給灌溉系統改善工程 23,000臺東縣關山鎮本案位於臺東縣關山鎮擴大事業區域範圍,為降低逢颱風豪雨造成本區之農田淹水災情,故清淤及維護圳路並提高灌溉及排水效益須加以改善,並兼顧自然生態環境維護,串聯周遭景觀生態環境,以強化考量水資源運用、調配效率,穩定灌溉用水及維護當地自然環境,故擬辦理本工程施作。生態敏感區迴避-1號池面中央有瀕危水生植物-臺灣萍蓬草生長,且岸邊有數棵喬木皆應保留勿進行擾動。
迴避-3號池現況棲地品質極佳,工程應保留且勿擾動水體與周圍水陸域植被。
縮小-3池下游的東明排水應為菊池氏細鯽所偏好利用之棲地,進行圳路修繕時應減少混凝土使用量,建議以鋪排塊石進行友善施作,以減少水域棲地之破壞面積。
減輕-2號池現地周圍有外來植被如大萍、粉綠狐尾藻等較具入侵性或造成優養化之情形,可適當移除。
減輕-2號池連接3號池之間的排水路,在施工中應維持水體流動、保留既有底質環境,以確保菊池氏細鯽、蜻蛉類幼蟲等小型魚類生存。
補償-1、2號池完工後應採適地適種原則,以復原受工程影響之濱溪帶及攤地植被。建議補植鹵蕨、毛蕨、水燭、香蒲、臺灣水龍、水丁香、白苦柱及早苗蓼等原生水生植物。周圍灘地建議則可補植如台東火刺木、宜梧、水黃皮、朴樹、牛奶榕、水同木、水社柳、水茄苳、樹杞及鵝掌柴等原生喬灌木。
113大湖鄉雅悠圳路二期改善工程9,659苗栗縣大湖鄉本工程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因部分灌溉溝渠年久失修,或農田灌溉系統不連續,以及維護灌溉渠道步道缺失,導致農民農業灌溉有缺水、漏水以及巡水危險情事發生,為有效維護農民水利灌溉順暢,因此編列本工程。 生態敏感區迴避-以警示帶或標籤牌標記圳路周邊既有喬木(A0K+040~A0K+223)、(B0K+000~B0K+423),並以稻草蓆覆蓋主幹避免機具誤傷。
減輕-於預設漿砌石護岸處(工區 1、工區 7 共計 2 處),選擇地勢較平緩的一側,設置動物爬坡,以利於石虎、龜鱉類、蟹類等野生動物橫向通行。
減輕-於既有 U 型溝渠道,選擇渠案地勢較平緩且干擾程度較低處(共計8 處) ,設置塑木板動物爬坡,以利於中小型爬蟲類、兩棲類、蟹類等野生動物橫向通行。
減輕-(A0K+0~ A0K+170;B0K+020~ B0K+423)渠底清淤作業建議應於旱季進行,並設置沉沙池或攔砂網以控制濁度,亦需將殘留之水泥及汙水清運至工區外處理,避免影響下游南湖溪飯島氏銀鮈及鄰近大窩溪螢科昆蟲之棲地。
減輕-隧道內之維管用照明燈,建議請人員自備照明用具,或以手動開關取代紅外線自動感應裝置,避免影響隧道內蝙蝠活動。
減輕-針對工區 2~3 國內紅皮書植物-翼莖粉藤,保留距離圳路較遠的藤蔓基部,施工時可能有部分新生莖葉被伐除,但可由留存莖部再重新長出
新分枝。
減輕-可在完工後,特別是集中於 8~10 月間移除工區 11 入侵種-小花蔓澤蘭;移除植株應帶離土壤,或可交由林業署新竹分署收購。
112興隆圳渡槽等強化工程 26,249苗栗縣銅鑼鄉工程位置位於苗栗縣銅鑼鄉興隆村雞隆河右岸,其工程主要為改善既有圳路因坍塌而造成無法供水情形,規劃於既有渡槽處延伸新設懸空式管線。生態敏感區迴避-迴避下游潭區、橋下潭區及圳路右岸邊坡棲地。
減輕-施工設置導、繞流,維持水質。
縮小-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111宜蘭中山村擴大灌溉取水蓄水及管線工程7,900宜蘭縣冬山鄉規劃於新寮瀑布下游處埋設地下管線,並於取水點下游設置封閉型調蓄池。生態敏感區迴避-迴避右岸0+000~0+016灘地、0+020~0+050河中島及右岸0+065~0+075灘地,並設置界樁或警戒線,明確標示疏濬範圍,施工機具及相關人員接不得進入迴避區。
迴避-工區右岸步道周圍岩壁多有如早田氏鼠尾草 (TWD97: 325300, 2722050)等珍稀濕生植物生長,施工動線應避免擾動岩壁周圍環境。
縮小-工區右岸開闊處的草生地環境 (生態造林區),多有如食蟹獴、臺灣野豬等野生動物活動,應限縮材料暫置區及施工便道範圍,避免過度擾動。
減輕-河道流路調整作業,應進行分段導流至少5日以上,避免一次性斷水,使水域生物有充分時間迴避。
減輕-應保留河道兩岸胸徑30cm以上喬灌木,避免過度影響兩岸灘地自然度。
減輕-應保留河中大型塊石,勿打碎或移除,且在不影響河道安全情形下,配合現況調整,降低河床底部高低差 (應至少小於70公分),以滿足大部分水域生物縱向通行。
113濁幹線林內分水工雲林縣林內鄉 濁幹線林內分水工位於雲林縣林內鄉,導引濁水溪水流入分水工,具調配農業灌溉用水、水力發電、工業用水等用途。爰此,針對設施進行例行性維護管理。一般區
(有關注物種)
排砂門常年保持第4閘門通水,維持生態基流量。
架設巢箱,營造生態友善棲地,並可作為環境教育教材。
固定導水堤修復重機械施工動線,迴避左岸生態高敏感區域。
113北二鎮小給一之六等7線改善工程5,410臺南市官田區渠道改善工程生態敏感區縮小-施工便道以從既有道路進入為原則,並且將工區限縮在施工便道範圍內,避免干擾到非工區田埂、土坵或草叢。
減輕-避免於晨昏(08:00前、日落後)及夜間施作,以減輕噪音對動物的干擾。
113水林小給二之五等3線改善工程4,550臺南市六甲區渠道改善工程生態敏感區迴避-工程進場時間避開春、夏季,迴避水雉與彩鷸的繁殖季。
縮小-施作時將工區限縮在施工便道範圍內,限縮工區範圍,保護施工範圍周邊既有環境。
減輕-避免於晨昏(08:00前、日落後)及夜間施作,以減輕噪音對動物的干擾。
113岩埤小排二等6線改善工程8,350臺南市麻豆區、六甲區渠道改善工程生態敏感區迴避-工程進場時間避開春、夏季,迴避水雉與彩鷸的繁殖季。
縮小-施作時將工區限縮在施工便道範圍內,限縮工區範圍,保護施工範圍周邊既有環境。
減輕-避免於晨昏及夜間(08:00前、日落後)施作,以減輕噪音對動物的干擾。
113保源小給三等4線改善工程6,390臺南市將軍區、學甲區渠道改善工程生態敏感區迴避-將工區限縮在施工便道範圍內,避免干擾到非工區田埂、土坵或草叢 。
迴避-工區附近胸高徑 30cm 以上的茄苳樹。
減輕-避免於清晨前(08:00)及黃昏後(18:00)施作,在生物頻繁活動之時段減輕對環境的干擾。
減輕-避免施作廢棄污染物落入下游漚汪排水溝的水域環境。
112濁幹線北港溪渡槽工程1,110,120雲林縣北港鎮北港溪倒虹吸工因北港溪刷深,倒虹吸工沖毀,無法再作水源調配。故基於濁幹線與北幹線穩定調度水源需求,爰辦理「濁幹線北港溪渡槽工程」 生態敏感區迴避-每年 11 月~隔年 2 月,小辮鴴易於鄰近農田棲息,若有發現棲息之個體,則應迴避該區域。
縮小-使用既有道路,不另闢新施工便道。
縮小-物料集中堆置於工區內之特定區域,不於自然棲地另闢堆置區。
減輕-墩柱、橋台之挖掘處需設立圍籬,並深入地底 10 公分以上,避免動物誤闖、掉落。
減輕-勞工休息區周邊之廚餘、垃圾桶需妥善收置、加蓋,並立牌禁止餵食野生動物。
減輕-土砂堆置區等易產生揚塵處需覆蓋防塵網,以降低揚塵。
減輕-施工區域需定期灑水,以降低揚塵。
減輕-施工機具、廢棄物均不得放置於施工區域外。
減輕-施工區域禁用除草劑及殺蟲劑等化學藥劑,避免鳥類遭到毒殺,並設置告示牌。
減輕-選用低噪音或低碳排認證的機具,降低噪音振動及空氣汙染。
減輕-施工區域速限在 30 公里/小時以下,並設置告示牌,避免路殺。
減輕-避免夜間(18:00~08:00)施工,必要之夜間照明則可選用LED 搭配遮光罩等,減輕對小辮鴴等動物之影響。
減輕-嚴禁施工人員騷擾野生動物及破壞施工區域外之棲地。
減輕-若發現受傷野生動物,應通報地方動保機關(1999)。
減輕-跨越北港溪之施工區應架設便橋,避免水流遭阻斷。
減輕-設置沉砂池或其他淨水設施,避免高濁度汙水直接排入北港溪。
補償-施工後以人工營造方式,選擇原生草木(如魯花樹、樟樹、茄苳、水黃皮、臺灣火刺木、毛柿、象牙柿、繖楊、白茅、穗花木藍等)進行栽植。
補償-施工中於周邊草生地架設棲架,供潛在的保育類猛禽停棲、覓食。
112朴子溪渡槽改建工程403,340嘉義縣新港鄉既有朴子溪渡槽出水高、橋長與耐震能力不足等問題,工程於既有渡槽下游側15公尺處新建一座輸水渡槽,以穩定北幹線供水及朴子溪河川治理需求。生態敏感區迴避-設置施工便橋,迴避水中生物棲息及遷息路線。
縮小-作業區域分階段施工,縮小同時作業範圍減少對生態影響範圍。
減輕-工地地表裸露部分鋪設防塵網,工區便道及鄰近道路灑水,減少揚塵減輕對生物襲擾。
減輕-工區設置洗車台避免車輛將汙泥帶出工區,對鄰近道路造成汙損。
補償-設置猛禽棲架及蝙蝠屋,提供猛禽及蝙蝠棲息空間。
113大排竹大排(1K+412.5~2K0117.5)農田排水治理工程24,780臺南市白河區為降低颱風豪雨造成之本處農田淹水致災情況,改善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生態敏感區迴避-大樹保留或移植。
減輕-工程採用友善工法。
113東興圳幹線強化工程55,128新竹縣竹北市原圳路因面臨護岸、渠底底版損壞,導致漏水使基礎掏空而影響取水效率,故工程主要進行渠道設施更新,並設置多處動物通道等友善施作。一般區
(有關注物種)
迴避-迴避渠道幹線周邊生長勢良好之大型喬木。
縮小-限縮工程施作範圍,減少對周邊生態棲地的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及資材堆置區優先利用人為干擾區。
減輕-鄰近計畫範圍之喬木增設保護措施,避免施工中意外傷及其枝幹。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避免於早上8點前及下午5點後施作。
減輕-施工階段舉辦教育訓練。
補償-增設動物友善通道,銜接幹線及周邊農耕地環境。
補償-馬藻及馬來眼子菜施工階段暫時移至他處,完工後再種回。
補償-植栽槽植栽原生及新竹地區適宜種植之稀有植物。
補償-親水河道區種植原生食蟲植物-小毛氈苔。
112林初埤活化調度設施強化工程75,000臺南市白河區為提升農業水資源韌性建設計畫,爰辦理「林初埤活化改善工程」,以活化林初埤水源應用。生態敏感區減輕-在工期間減低不必要的噪音,以降低對當地生物的影響,另外避免使用藥劑毒殺鼠類或其他害蟲,以免造成生物的二次傷害。
減輕-此區域內之埤塘為許多冬候鳥所利用,在施工初期應開水鳥群聚之熱點,以緩啟動方式進行,並分區進行施工,免棲地消失,造成生物遠。
減輕-事先規劃埤塘的深水區、淺水區等,規劃植分布狀況,尤其c區,以利未來水鳥、斑龜及其他生物利用。
減輕-此區域之埤塘岸邊灘地可能為斑龜產卵之棲地,岸邊施工應盡量避開斑龜之繁殖期(玉6月若難以避免,在施工區域周邊之水岸可設立隔離網,導引斑龜或其他物種遠施工區域,在施工開始前及施工期間可定期巡視(如每週一次)岸邊有無斑龜或其產卵巢穴,若發現可將其移至非施工區域之岸邊,以降低工程對斑龜的危害。而繁殖期時工程車輛或機具在行經岸邊時應放慢速度,注意路上有無斑龜,以降低斑龜遭路殺的風險。另外,若於施工區域及周邊發現有明顯外傷但仍存活的野生動物,可移送至台南市政府農業處森林及自然保育科進行救傷。
減輕-夏季(6一|0月)為彩鷸之繁殖期,而鄰近水田為彩鷸可能利用之潛在棲地。建議在鄰近水田區的管路工程之初期開彩鷸之繁殖季,避免因施工造成彩鷸棄巢,以降低對彩鷸繁殖的影響。施工亦應實緩啟動,過度劇烈的活動使鳥隻嚇離原棲地。
減輕-於規劃設計階段已有紀錄保全樹木49棵,建議在工程開始前於樹木周圍架設保護網,或者貼反光條示警,以降低工程機具進出時對樹木的物理傷害。另外於工程進行時應定期於植株周圍灑水,降低工程揚麈對植株的影響。
減輕-在施工後的地表裸露區進行植被補植時,建議以臺灣原生種植物為主,陸地區域可考慮喬木或灌叢如水冬瓜、竹柏、羅漢松、杜英、臺灣欒樹、樟樹、青剛櫟、九芎、鳥心石、茄冬、燈稱花、日本衛矛、日本女貞、月橘、長梗紫麻等,如遇容易擴散之外來種如銀合歡、刺軸含羞木、馬纓丹、陰香等,則建議直接清除。
113池上圳進水口至水利公園段及周遭設施臺東縣池上鄉為池上圳進水口至水利公園段及周遭設施維護管理工程。一般區迴避-既有大面積喬木林保留,避免人為活動干擾原生態環境。
減輕-以廢棄電桿(自然實木) 作為木棧道材料。
補償-複層植栽減少防汛道路車輛通行對導水路、灘地生態之影響。
補償-柳枝工法打造緩坡化邊坡,提供陸域動物覓食飲水環境。
112龍鑾潭水庫更新改善工程18,400 屏東縣恆春鎮查水庫坡面工,因年久失修破損嚴重、下陷程度不一,恐有溢流潰壩等潛在危險因素,依龍鑾潭水庫第四次安全評估報告建議,將水庫坡面堤頂提高至19.05m,俾能提高灌溉蓄水功能,而減省抽水負擔,增進農地效益。工程內容坡面工土堤加高2024m。生態敏感區減輕-採單元式施作。
減輕-減少開挖面積。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候鳥棲息期。
縮小-限縮施作範圍。
補償-補植水草。
112冬山河北側溝北富3-6中排(第1期)等改善工程40,000宜蘭縣冬山鄉冬山河北側溝北富3-6中排位於冬山河中下游北岸,集水區地勢平坦低窪,又兼具農田排水與聚落排水,既有砌石護岸老舊且大部分崩塌,通水斷面不足亟待改善。工程內容包含水路改善1,660公尺,箱涵6座。生態敏感區減輕-渠底保留高體鰟鮍與二枚貝所需泥灘底質。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補償-工程考量設置動物逃生通道。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
補償-施工期間進行環境監測計畫
補償-施工後恢復原地貌地形
112協和9-4小排等改善工程15,900宜蘭縣五結鄉協和9-4小排等改善工程位於冬山河中下游北岸,集水區地勢平坦低窪,現況為土渠易崩塌,通水斷面不足亟待改善。工程內容包含水路改善345公尺,箱涵35公尺,閘門2座。一般區減輕-高體鰟鮍與二枚貝移置。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考量設置動物逃生通道。
補償-施工後營造生物棲地。
111濫圳與縣官埤幹線制水門等改善工程27,530屏東縣萬丹鄉、竹田鄉改善灌排渠道流路重整、池塘底泥清淤再利用、地景地貌塑造及陸域休閒遊憩空間規劃設計等,強固農田水利設施增進灌排效益,並維持本區域約60公頃水稻田0.3cms灌溉需水量。一般區迴避:工程應迴避右岸大型龍眼樹,建議以稻草蓆包覆其樹幹及主要根系,以避免誤傷。
減輕、補償:建議保留左右兩岸構樹、血桐、五節芒等濱溪植被。如無法迴避,建議完工後栽植原生植被以利棲地復原。
減輕:施工期間應維護圳路水質,並定期清除工區週圍廢棄物。
減輕:建議移除縣官埤制水門週圍小花蔓澤蘭。
111東明排水幹2給排水系統改善工程22,002臺東縣關山鎮改善灌排渠道流路重整、池塘底泥清淤再利用、地景地貌塑造及陸域休閒遊憩空間規劃設計等,強固農田水利設施增進灌排效益,並維持本區域約 60 公頃水稻田 0.3cms 灌溉需水量一般區迴避:保留1號池臺灣萍蓬草生長棲地。
迴避:保留3號池棲地周圍水陸域植被。
縮小:3號池以鋪排塊石進行友善施作,以減少水域棲地之破壞面積。
減輕:移除2號池外來植被。
減輕:在施工中應維持水體流動、保留既有底質環境。
補償:完工後應採適地適種原則,以復原受工程影響之濱溪帶及攤地植被。
111北有才寮大排改善工程49,700
雲林縣褒忠鄉
農田排水改善910公尺、兩側新設懸臂式擋土牆護岸、過路箱涵改建2座、新設AC鋪面巡防道路以及周邊設施配合改善。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加強排水,減少逕流及沖刷。
補償-施工後營造生物棲地。
111永定厝排水改善工程63,280
雲林縣二崙鄉
農田排水改善長度1060m、RC複式矩型座槽1060m、沿線住家通行版橋以及周邊設施配合改善。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加強排水,減少逕流及沖刷。
補償-施工後恢復地貌。
111東大寮中排一等5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
35,200
臺南市佳里區
改善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工程內容包含矩形溝2,816公尺、版橋4座。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跌水淺坑)。
補償-工程完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1後港小排一之一等2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
7,060
臺南市佳里區
改善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工程內容包含矩形溝378公尺。
一般區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卵石鋪設生態孔)。
補償-大樹移植、保護。
補償-工程完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1下半天之一小排二等6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22,800
嘉義縣鹿草鄉
嘉義縣朴子市
改善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工程內容包含矩形溝2,359公尺。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卵石鋪設生態孔、束水埂)。
補償-大樹移植、保護。
補償-工程完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1角秀小排一等2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
23,000
臺南市官田區
改善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工程內容包含矩形溝1,011公尺。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卵石鋪設生態孔)。
補償-工程完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1柳林中排等3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21,600
嘉義縣水上鄉改善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工程內容包含矩形溝1,293公尺。
一般區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卵石鋪設生態孔)。
補償-工程完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1將軍小排三之三等4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
21,000
臺南市將軍區

改善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工程內容包含矩形溝2,240公尺、版橋5座。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跌水淺坑)。
補償-工程完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1三角子中排一等6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
32,000
嘉義縣鹿草鄉
改善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工程內容包含矩形溝3,564公尺。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束水埂)。
補償-工程完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1八堡二圳幹線(田中段第6期)改善工程48,000
彰化縣田中鎮
重要農業及蔬菜區產地之主要灌排水路,辦理改善以減少圳路滲漏、穩定供水、降低災害及提高地區農業產值。工程內容包含渠道改善525公尺、版橋2座、環境綠化525公尺。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減輕-保留大樹或大石。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補償-工程考量設置動物逃生通道。
補償-施工後營造生物棲地。
111八堡二圳幹線(田中段第7期)改善工程
44,200
彰化縣田中鎮
重要農業及蔬菜區產地之主要灌排水路,辦理改善以減少圳路滲漏、穩定供水、降低災害及提高地區農業產值。工程內容包含渠道改善473公尺、版橋2座、環境綠化473公尺。
一般區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補償-工程考量設置動物逃生通道。
補償-施工後營造生物棲地。
111草湳底中排大興段1310及1374地號改善工程
35,600
彰化縣福興鄉
重要農業及蔬菜區產地之主要灌排水路,辦理改善以減少圳路滲漏、穩定供水、降低災害及提高地區農業產值。工程內容包含渠道改善1,107公尺、版橋2座、環境綠化400公尺。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補償-工程考量設置動物逃生通道。
補償-施工後營造生物棲地。
111學甲分線第一號放水路排水治理工程
53,500
臺南市佳里區
學甲分線第一號放水路(0K+000~0K+314)渠道,因右岸地勢低窪且渠道老舊排洪斷面不足,為緩和地區淹水情形辦理更新改善。工程內容包含水路改善721公尺、箱涵橋4座、制水閘門8座。
一般區
迴避-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或河床,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調整施工時間或範圍以減輕工程影響。
補償-工程考量設置動物逃生通道。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
補償-施工後恢復原地貌地形。
補償-工程裸露面進行植被復原。
補償-施工後營造生物棲地。
110龍鑾潭水庫更新改善工程27,530屏東縣萬丹鄉、竹田鄉改善老舊破損設施,減少供水滲漏,穩定供灌能力,且防止農地積水掏空。工程內容:混凝土矩形溝雙側180m,混凝土擋土牆單側457m,地下通道15.5m,版面工1座,魚梯1處,自動倒伏堰1處,電動制水門1處,制水門2座,仿木欄杆180m。一般區減輕-採友善工法。
減輕-減少開挖面積。
迴避-保留老樹。
縮小-限縮施作範圍。
110東勢寮小排3-3等2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8,300臺南市七股區配合98年9月「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劉厝、六成、七股地區(含大寮排水)及漚汪排水系統規劃報告」改善本處通水斷面不足之農田排水,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工程內容包含水路改善979m。一般區迴避-調整施工時間。
縮小-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減少開挖範圍。
減輕-工程限縮施作範圍,減少干擾。
補償-工程採用友善工法。
補償-施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0塔蓮溝上游段排水改善工程19,760臺中市大雅區因既有砌石護岸損壞加之現況排水溝坡面缺乏保護設施。計畫護岸新設380.4m,攔水堰改善1座、固床工6座。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軌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補償-設置生態通道。
補償-植原生草種。
補償-施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0壯東古亭中排(第1期)改善工程47,000宜蘭縣壯圍鄉因低漥農地淹水問題且既有護岸砌石結構已損壞嚴重。計畫護岸改善1,380m。生態敏感區迴避-保留既有大樹、大石。
迴避-設置導、繞流。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縮小-限縮施作範圍。
減輕-就地取材。
補償-設置生態通道及生態管工程。
補償-回植原生種。
補償-施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110茅埔排水改善工程37,110宜蘭縣礁溪鄉因位處地勢低窪淹水問題且既有排水斷面不足。計畫渠道改善607m及倒伏堰改善1座。生態敏感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縮小-限縮施作範圍。
減輕-就地取材。
補償-設置生態通道及生態管工程。
補償-回植原生種。
補償-施工後恢復原地形地貌。
補償-清除渠底既有污泥及垃圾。
110西溝支線(田尾段第2期)改善工程41,000彰化縣田中鎮因汛期兼具排放八堡二圳部份逕流,現有圳路寬度不足、有渠道淤積且破損問題。計畫改善渠道540m及版橋2座。一般區迴避-迴避保留既有苦楝及樟樹。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補償-設置生態通道及生態孔。
補償-綠帶營造,回植原生種喬灌木。
110八堡二圳幹線(田中段第5期)改善工程11,000彰化縣田中鎮因分擔八卦山麓野溪山坑洪水而有斷面不足問題,並改善既有渠底淤積、破損。計畫改善渠道156m及版橋2座。一般區縮小-限縮挖方堆置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補償-設置生態通道及生態孔。
補償-綠帶營造,回植原生種喬木。
110田尾重劃區田尾中排8改善工程8,400彰化縣田尾鄉涉及區域用地變更使用目的致渠道通水斷面不足,現況渠道內面工破損、淤積及結構已達混凝土使用年限問題。計畫改善渠道580m及版橋6座。一般區縮小-限縮挖方堆置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補償-設置生態池堰及滲透孔(生態孔)。
補償-綠帶營造,回植原生種植栽。
110菜寮中排(第2期)改善工程25,000彰化縣大城鄉因位於地下水管制區域,有地層下陷造成渠高不足等淹水問題。計畫改善渠道712m及版橋4座。一般區縮小-限縮挖方堆置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護岸粗糙化。
補償-設置生態池堰及滲透孔(生態孔)。
補償-綠帶營造,回植耐風耐鹽性原生種。
110尤厝中排1改善工程17,000彰化縣大城鄉因位於地下水管制區域,有地層下陷造成渠高不足等淹水問題,且渠道老舊破損,影響通水排洪。計畫改善渠道593m及版橋8座。一般區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縮小-限縮挖方堆置範圍。
縮小-分段小規模施工。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補償-設置生態池堰及滲透孔(生態孔)。
補償-綠帶營造,回植耐風耐鹽性原生種。
110北港扶朝里農地重劃區域性排水改善(第一期)(第一工區)24,661雲林縣北港鎮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溝渠多為土渠、內面工及砌石工,有破損及泥砂淤積問題。計畫改善圳路第一工區2,070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軌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110北港扶朝里農地重劃區域性排水改善(第一期)(第二工區)27,008雲林縣北港鎮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溝渠多為土渠、內面工及砌石工,有破損及泥砂淤積問題。計畫改善圳路第二工區2,181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軌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110春牛埔(西)農地重劃區系統性圳路改善(第一工區)18,770雲林縣水林鄉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溝渠多為土渠、內面工及砌石工,有破損及泥砂淤積問題。計畫改善圳路第一工區2,620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110春牛埔(西)農地重劃區系統性圳路改善(第二工區)26,930雲林縣水林鄉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溝渠多為土渠、內面工及砌石工,有破損及泥砂淤積問題。計畫改善圳路第二工區3,466.5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軌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110下寮大排改善工程16,500雲林縣四湖鄉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砌石工不堪使用有淹水潰堤的可能性。計畫改善圳路551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110東崁小排2-7等改善工程12,340雲林縣元長鄉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砌石工不堪使用有淹水潰堤的可能性。計畫改善圳路997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軌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減輕-就地取材,餘方近運利用。
110同安中排1改善工程4,550雲林縣東勢鄉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砌石工破損嚴重,雜草蔓生。計畫改善圳路314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板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減輕-就地取材,餘方近運利用。
110同安小排1-6改善工程4,850雲林縣東勢鄉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砌石工破損嚴重,雜草蔓生。計畫改善圳路605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板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減輕-就地取材,餘方近運利用。
110三和分線放水路 (1+165~1+605)改善工程12,670雲林縣褒忠鄉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內面工及土溝安全性不足,有潰堤可能性。計畫改善圳路450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板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110溪心中排2改善工程12,240雲林縣土庫鎮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砌石工及土溝有安全性不足致潰堤之可能。計畫改善圳路590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補償-設置生態孔。
110東馬小排2改善工程4,730雲林縣土庫鎮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砌石工及內面工有安全性不足致潰堤之可能。計畫改善圳路460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縮小-採鋼板樁擋土縮小開挖範圍。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110崙北小排2併行小排3等改善工程15,000雲林縣四湖鄉現況無法滿足計畫通水量,砌石工及內面工有安全性不足致潰堤之可能。計畫改善圳路1,060m。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減輕-設滲水孔,補注地下水。
110西田寮小排三之十一農田排水治理工程13,440臺南市鹽水區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923m。一般區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束水埂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束水埂。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尾寮小排一等2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14,200臺南市鹽水區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1,361m。一般區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束水埂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束水埂。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查畝營小排三等6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8,830臺南市柳營區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1,943m。一般區
(有關注物種)
迴避-取消治理需求低的工程。
迴避-避開燕鴴繁殖季,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迴避保留既有喬灌木。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不集中行駛。
減輕-就地取材,束水埂採打除之排塊石。
減輕-採用低振動及降噪施工工具。
補償-渠底採束水埂。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大埤大排等8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29,950臺南市新化區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3,160m。一般區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束水埂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束水埂及埋生態管。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水林小排三等3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9,050臺南市六甲區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1,198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補償-渠底埋生態管。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水林中排一等2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19,400臺南市六甲區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1,062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束水埂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束水埂。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水林中排六等2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17,000臺南市六甲區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1,488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束水埂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束水埂。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好收中排等7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18,720嘉義縣民雄鄉
嘉義縣新港鄉
地勢低窪且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2,676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生態孔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生態孔。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三間厝小排二等4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16,400嘉義縣新港鄉地勢低窪且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2,772m。一般區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南社溝中排一等2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12,640嘉義縣民雄鄉地勢低窪且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1,839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生態孔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生態孔。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東大槺榔中排一等7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23,900嘉義縣布袋鎮
嘉義縣朴子市
地勢低窪且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2,458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生態孔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生態孔。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頂半天中排等3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22,850嘉義縣鹿草鄉
嘉義縣朴子市
地勢低窪且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1,546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考量局部維持原有砌石工。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束水埂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束水埂。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南靖排水嘉南大圳過水箱涵改善工程9,580嘉義縣水上鄉配合縣管區域排水-南靖排水穿越北幹線箱涵配合改建,以達整體淹水改善成效。計畫改善區域排水護岸100m及新設3孔預鑄箱涵。一般區迴避-設置導、繞流。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採預鑄箱涵減少灌漿作業影響。
減輕-採局部維修方式減少既有箱涵拆除。
補償-護岸粗糙化,採漿砌卵石邊坡。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西海豐中排等7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15,470嘉義縣新港鄉地勢低窪且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1,896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迴避-保護既有大樹。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補償-既有大樹移植。
補償-渠底埋生態管。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110大潭小排二等3線農田排水治理工程8,400嘉義縣新港鄉地勢低窪且現行通水斷面不足,渠道老舊易崩塌堵塞。計畫改善圳路943m。一般區迴避-配合斷水期施作。
迴避-調整施工時間迴避鳥類作息。
縮小-縮小施作及開挖範圍。
減輕-指定既有道路進出。
減輕-就地取材,生態孔採打除之排塊石。
補償-渠底採生態孔。
補償-施工後復原地貌。
生態檢核專區聯絡人:林簡任正工程司      聯絡電話(02)8195-3130
生態調查
  農田水利工程之改善除安全性之考量外,近年隨著民眾保育意識之提高,亦加入許多棲地保育及友善環境之設計或對策,並以完整之生態檢核流程於不同工程階段配合執行,持續追蹤生態工法之成效及棲地復育情況。

包含直接目視及使用望遠鏡觀察,是最便利且直接的方式,輔以照相機進行影像紀錄,適用於觀察鳥類、兩棲類、爬蟲類等生物,以劃定穿越線的方式行走並記錄所觀察到的生物,須注意其移動方向及時間,以避免重複計數的情形發生。

目視法
  利用釣竿、釣線、釣鉤等組合而成的釣具,再輔以誘餌,以捕獲魚類。垂釣法受棲地現況的限制較少,在急水區及靜水區皆可使用,在不同區域針對不同魚種,需使用相對應的釣竿魚鉤及誘餌,方能有效地捕捉魚類。
垂釣法(毛鉤釣)

  以網具捕捉水中生物,不僅限於魚類,亦可捕獲蝦蟹螺貝及水生昆蟲類。主要以手拋網及手抄網為主,手拋網乃是一種以繩索牽引,底部有鉛錘以增加沉力,在水邊將網袋拋出,以期獲取較大規模之水中生物。

  此方法實施技巧性較高,須經由練習後才能有效執行,並受到水域環境影響大,較適合於緩流區域進行。手抄網則是以一長桿延伸,通常是以圓形鐵圈加上網袋,以手持長桿的方式,進行網捕,除了直接網捕水中魚類外,也能沿著水濱植群進行擾動後網捕水中昆蟲或螺貝類。

  手抄網操作方式容易,但直接網捕魚類的機率較低,且限於靠近岸邊之區域進行。

補網法(手拋網)

  誘捕法是以塑膠、竹木材或網具製成採集器具,內置誘餌,引誘水中生物進入,藉由網具設計使其進入後,無法逃脫之採集方法。常見使用籠具包含蝦籠及長城籠,放置誘餌在內層後,以繩子牽引後放置於水中,通常需要放置一段時間再進行取樣,此方法在急水區及靜水區皆能使用。

誘捕法(長城籠及蝦籠)

  工程緣起與目的

玉田排水屬宜蘭縣得子口溪南岸地區排水,因地勢低窪,排水外水位易受洪流及潮水頂托,豪雨時內水無法順利排除,經常造成周遭農田及住家沒入水中,淹水深度約0.5~1公尺不等,居民常為淹水所苦,遂予以提報改善。

砌石護岸相較於水泥渠道具有更多之孔隙可提供動植物攀爬及附著,生態性高

不封底之渠道可使水流滲漏入地表面下,進而補充地下水涵養水源,底床可供水生植物生長、石塊則提供水生生物棲息避敵產卵之用,惟維護管理較不易。

  規劃說明

玉田排水集水區屬低窪排水不良區域,無法仰賴重力排水方式排除區域內之颱洪積水,加上年久失修之渠道保護標準不足,且有崩塌之虞,宜蘭農田水利會遂提報改善,並以漿砌塊石之工法進行施作,以融入當地景觀,配合渠道末端之抽水站,順利匯區域內之洪水並導入抽水站後進行抽排,以保障區域內之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盡可能的仿造原始生態環境,渠底保留既有大塊石,且不以水泥封底,提供水生動物棲息避敵;邊坡採用砌石護岸,避免阻隔生物橫向通道,並可提供植物生長之環境。

  工程內容

工程位置:宜蘭縣礁溪鄉

施工地點:玉田抽水站上游(得子口溪水系)

施工座標:330969,2745398

施工期間:107/05/01~108/03/22

工程內容:排水路393公尺

規劃設計: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

養護單位: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

經費來源:行政院農業部-農田排水、埤塘、圳路改善計畫

  生態檢核結果

工程施工勢必擾動現地之生態環境,施行生態工法之目的即為在不影響安全性之前提下,盡可能縮小造成之擾動,恢復甚至提升施工前之生物棲地環境。本會按月追蹤現地生態受本工程之影響程度及已投入生態工法成效,重點項目包含棲地環境及水、陸生動物恢復情形、水質酸鹼度ph值及導電度EC值等,並同時於本工程上游未受工程影響之渠道進行相同努力量(生態調查之距離、網數、次數及時間等)之調查,作為對照組,以評估棲地環境受工程之影響程度,並紀錄相關調查結果。

 

本工程砌塊石護岸之設計除提供生物攀爬外,亦希望可作為植物附著及生長之空間,具有提供動物躲藏、遮蔽烈日及穩定水溫之功能。本工程自108年9月開始調查迄今,因秋冬季的氣候對於植物之生長較不利,護岸上無明顯植物生長,但於今年3月臨水面已冒出大量新芽,並於4、5月之持續追蹤調查中發現其穩定成長之趨勢,可以期待後續之棲地復育情形。

 
 

在水生動物方面,主要調查對象以魚類及兩棲類為主,調查手段包含以長城籠及蝦籠誘捕、手抄網及手拋網抓捕及垂釣等,調查初期因玉田排水第二期改善工程處於施工階段,擾動水體及底質,導致魚類捕捉到之數量較上游未施工之對照組為少,但隨著二期工程之完工,後續之調查中相同努力量下魚類之捕獲數量有明顯增加,本土魚類包含䱗條(音同餐)、鯽魚及鯉魚等,外來種則有下口鯰(琵琶鼠)、吳郭魚(尼羅)、紅面吉羅、巴西珠母麗(西德藍寶石);甲殼類藻蝦;兩棲類有本土種之澤蛙及外來種紅耳龜(巴西龜)等,調查結果顯示就生物豐多度而言,比較上下游之調查結果,工程對於水生生物之影響已消弭,但本地外來種生物入侵情形嚴重,此亦為目前國內之生態重點問題之一。

 
 

陸生動物之調查主要以鳥類為主,採用穿越線法調查,以穩定的速度沿著穿越線前進,記錄沿途兩邊所發現的鳥種及數量,統計工程「改善段」及「未改善」對照組之歷次調查結果,鳥類種類大致相同,包含屬特有種之褐頭鷦鶯計有23種,顯示工程之施工對於鳥類棲地之影響已消弭。
經統計已發現之鳥類:

特有種:褐頭鷦鶯

原生種:大卷尾、小白鷺、牛背鷺、白眉黃鶺鴒、白腹秧雞、白頭翁、灰鶺鴒、夜鷺、洋燕、紅冠水雞、紅鳩、麻雀、斑文鳥、棕背伯勞、黃尾鴝、黃眉黃鶺鴒、翠鳥

外來種:家八哥、泰國八哥

候鳥:蒼鷺、花嘴鴨、鸕鶿

留鳥:家燕

 

  工程緣起與目的

本案位於臺東縣關山鎮擴大事業區域範圍,為降低逢颱風豪雨造成本區之農田淹水災情,工程以清淤及維護圳路為主,提高灌溉及排水效益,同時兼顧自然生態環境維護,串聯周遭景觀生態環境,以強化考量水資源運用、調配效率,穩定灌溉用水及維護當地自然環境,故擬辦理本工程施作。

 

 

  規劃說明

本處依農田水利專業,估算擴大灌溉服務68公頃農田所需灌溉水量共0.2 cms,經調查工區範圍可利用的水源,包含關山大圳灌溉餘水及防汛道路排水等兩處,合計的常時流量約有0.53 cms。因此,進而對應設計調蓄水池容量及其操作維管方法,使水源聯通引入東明排水幹2給灌溉系統,除有效提供農田穩定的灌溉水源,並納入生態基流量考量,將部分水源留置於調蓄池,維持周遭生態的多樣性。

  工程內容

工程位置:臺東縣關山鎮

施工地點:關山鎮東明排水(卑南溪水系)

施工座標:269733,2551881

施工期間:111/10/4~112/7/30

工程內容:改善灌排渠道流路重整、池塘底泥清淤再利用、地景地貌塑造及陸域休閒遊憩空間規劃設計等,強固農田水利設施增進灌排效益,並維持本區域約60公頃水稻田之0.3cms灌溉需水量

規劃設計: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臺東管理處

養護單位: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臺東管理處

經費來源:行政院農業部-農田排水、埤塘、圳路改善計畫

  生態檢核結果

本案全面落實各階段生態檢核作業,規劃階段進行生態敏感區套疊與生態背景資料蒐集;設計階段執行生態補充調查、完成生態關注區域圖繪製並研擬生態保育措施;施工階段辦理施工抽查以確認生態保育措施落實情形。完工後亦辦理維護管理階段生態檢核,並持續進行外來魚類移除與生態補充調查作業,以檢視棲地復原情形與生態保育措施落實之成效。本案所擬定之生態保育措施如下。

 

 

本案已保留第一調節池中央水生植物,喬木部分已用警示帶標記欲保留之大樹,並於樹幹基部以乾稻草包覆。工程亦確實迴避第三處生態池棲地,下游圳路,亦已使用砌石護岸施作,保留渠底既有底質環境。工區現地內已補植如種台東火刺木、宜梧、水黃皮、朴樹等原生植被。

另,本案預計將啟動復育瀕危植物-赤箭莎之計畫。赤箭莎(Schoenus falcatus)於國內紅皮書被評為「區域滅絕」等級,然於2019年再度被發現於台東富興濕地,惟近年富興濕地頻繁乾旱導致湧泉面積減少,使赤箭莎族群日益受威脅。本工區的氣候與地質條件與富興濕地接近,且本工區二口調蓄池皆屬常流水域,因此經評估移植原則上可行,故本案預計於本工區第一、二調蓄池周圍灘地,並協調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由林業試驗所取得育苗於進行復育。

 
 

在水生動物調查對象以主要以龜鱉類、兩棲類、魚類等為主,調查方法包含以長城籠及蝦籠誘捕、手抄網及手拋網抓捕及垂釣等。調查結果共發現龜鱉類2科2種(中華鱉、斑龜),蛙類2科2種(澤蛙、黑框蟾蜍),魚類則計有3科4種(吉利慈鯛、線鱧及原生鯽及鯉等)。本案於維護管理階段將持續進行完工後生態補充調查,以利檢視保育措施執成效行及水域棲地恢復情形。

 
 

目前工區內已發現紀錄鳥類13科15種,如保育類的烏頭翁、環頸雉、彩鷸、紅尾伯勞等,特有亞種則計有黑枕藍鶲、褐頭鷦鶯、紅嘴黑鵯,以及包括工區內常見留鳥如紅冠水雞、白腹秧雞、紅鳩、斯氏繡眼、斑文鳥、麻雀、大卷尾、花嘴鴨等常見留鳥為主;爬蟲類則記有1科1種(史丹吉氏蠍虎)、蜻蛉類共計2科5種(包括慧眼弓蜓、侏儒蜻蜓、彩裳蜻蜓、薄翅蜻蜓及特有種善變蜻蜓等)。